本周工作重点开始临时发生转移,具体事务如下:
1. 审稿。为pattern recognition 和 计算机科学审稿两篇。
2. 受李金海邀请准备昆明会议的报告。周一开始构思,最终确定题目:属性拓扑与概念认知。计划从概念认知与概念格的区别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其重点在于:人类认识事物都是一个渐进式过程,或者是一个反复自我否定的过程。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否定之否定。那么,如果每个人接触事物的顺序不同,必然会带来渐进式的过程或结果的不同。所以,面对相同的世界,每个人的世界观才会千差万别。
概念认知,应该承认这种渐进式带来的差异性。
承认这种差异性的好处在哪里?在于异质性。
就人类个体来说,成长于同一家庭的双胞胎其小时候的各种差别并不明显。而成长于不同家庭的双胞胎则会表现出差异。这充分说明接触事物对个体认知的影响。扩而广之,我们每个人面对的都是同一个世界,为什么大家对世界的看法不同?同一片天空,有人看到的是蓝色,有人则看到的是灰色。从客观角度来看,与各自接触世界的顺序和后天的引导关系密切。
对世界接触顺序不同,会带来不同的观念。这个直观的解释便是增量式概念树。在此可以提出一个新的“粒结构”——观念。不同的概念树结构会带来不同的概念组合,而不同的概念组合可能形成不同的“语义”,也就是会形成不同的“观念”。当然,具体该怎么描述还要下一步再分析。
至于后天的引导,则完全可以从“观念”出发,去修改概念树。注意,此处用了修改,而不是修剪。修剪仅在于减少,而修改可以增加。当一个人的概念形成后,可以通过后期的修改,改变其概念连接方式,或者说,改变其“粒结构”,从而对其“观念”进行改变。
这种“观念”的改变将比计算概念更有意义,因为其对应的将直接是人工智能中的伦理问题。现在科学家们都在讨论人工智能学会自我学习后会失控,而失控的原因在于其“叛逆期”的不可控性。回想人类,每个叛逆期的少年都是一个潜在的罪犯,我们无非是通过限制(给出足够多的约束条件)或引导(改变其观念)的方式将其引向社会学中的正途,从而让尽可能多的少年成功渡过叛逆期。如果我们可以将“观念”的观点植入计算机,是不是就可以改变人工智能的“叛逆”?如果是这样,与人类的教育学对应,是不是可以开发AI的教育学?
好了,脑洞开的有点大,拉回来。不同的概念树会对应不同的观念,而不同的观念则对应于对同一新事物所表现出的异质性,而异质性则是世界丰富多彩的本源(突然想起了beyond的《光辉岁月》)。从小的方面看,分类器组合不是也要求各子分类器越异质越好吗?
而所有的这一切的基础,属性拓扑已经给出了答案。随时间变化的记忆模型,随记忆而变化的增量式概念树,都已经具备了雏形(论文还需要快速跟进)。如果再解决了概念之间的“观念”问题,就会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PS:从结构上看,如果将每个卷积核看做是概念,CNN与以上论断具有相似性。可惜现在人手不够,否则将有力推动整个课题组的研究广度与深度。
以上是一个大概的报告构思,用了三天时间,从周一到周四。但目前看昆明之行可能无法成行,先将想法记录于此吧。
3. 论文写作。中文论文初稿完成,交给蒋培培做格式调整工作。已经于今天发回给我,还未细看。计划下周调整之后投出。
4. FPGA:自从7月底完成自己的既定任务后一直处于停摆状态。为了整体进度再次将仿真任务拿下,同时调整人员分配,将刘川与王明贤放回自己手下工作。希望二位能快速成长,助我一臂之力。本周将标签转换部分写好了顶层代码,下周开始写激励,然后即将进入漫长的debug阶段。正是这个原因,使得昆明会议难以成行。
究其原因,这次FPGA项目进展十分迟缓,具体原因不想多分析。任务不明确是具体原因。希望这次明确下来后尽快结束战斗吧,这种持久战打得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