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主要内容:协助申报十三五装备项目。
上周日,接到机械学院赵老师团队邀请,一起讨论关于人机共融机器人的项目申报。从项目指南上看,目前国家对于人工智能的关注已经从研究转向应用,但这种转向明显受到了新闻夸大宣传的影响。比如,打算将视觉理解和语音识别用于复杂的战场环境。这些技术从辅助角度来说没有问题,但将其作为人机共融的一环且给予足够信任,个人认为是值得商榷的。但这也透露出一个信息:作为目前比较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图像和语音的人机交互是各个领域都在考虑的方向。这个方向值得专硕同学仔细从工程角度分析一下。
周日的讨论其实没有太多的结论,毕竟大家临时受命,难以一时拿出方案。但到了周二晚上再次开会的时候,给我的感觉绝对就是震撼了。
不足48小时,赵老师的团队不但将人机共融和他们的并联机器人关联在了一起,而且已经能“讲故事”了。这个故事中不但涉及机械领域,而且在人工智能和通信领域也相当的专业。作为一个在通信系混了20年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对系统整体的把握和参数的理解并不在我之下。2天,他们居然完成了我20年的过程,实在了不起。更厉害的是,他们发现了通信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和机械关联了起来,这种格局和基础是我未曾设想过的。反过来想,如果给我两天时间,我能学会机械上的问题并找到痛点吗?我一定是信心不足的。这里面既有学科基础的不足,更多的是关于整体格局仍然不够宏大。所以,除了要继续深耕人工智能,也要学会去偷师其他学科。
第二点震撼就是速度。在不足24小时内,他们的团队迅速组织了近40页的申请书,这除了要理解过程,还需要大量的提炼、写作与制图。回想一下我每年报基金要磨磨蹭蹭的写几个月,这种效率更是不可同日而语。24小时之内,程老师团队也拿出了非常专业的一套方案,而只有我这边,仍然停留在提纲阶段。这其中的差距在于两点:第一,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料积累。受我的影响,团队大多数人不擅长用文字进行总结。即便总结一些内容,也不擅长用专业术语(这一点可能和IT行业有些关系)。这种情况不但反映在我们的周报上,还反映在组会的报告上。极简的风格或许适合产品发布,可以更突出演讲者的个人魅力,但绝对不适合科研。无论从思考深度还是总结深度看,极简风格只能带来骨架,而没有血肉。这就造成了我们短时间内难以拿出一个有血有肉的申请书。第二个差距在于我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在信息馆中,似乎9:00-21:00的工作时间是一个很努力的长度,但在机械馆,这个时间一定是不够的。在这次的申报群中,基本上是从6:00-2:00大家都在讨论,申请书版本几乎每几个小时就要更新一版。程老师稍慢半拍,但也能做到2小时左右的响应时间。相比之下我们的速度明显跟不上了。能看到佳琦和明贤十分努力,但我们仍然是最慢的,而且效率最低。这个也值得我们深思。也许大局观的不足是我们的问题之一,但缺乏高强度的训练应该也是主要问题。
需要多说一句的是,周五和一个95级的校友聊了几句,他是机械学院的毕业生,毕业之后在水利、金融和林业方面都做的很成功,现在正在考虑做康养体系。如果没有这次和机械学院的合作,我或许会认为他是机械学院中的失败者(因为他做的和机械关联都不大),可事实证明他才是成功者。他学到了所有的精髓,所以可以任意跨学科做事。他们今天所有的回报都是昨天的努力带来的,我们应该反思的太多。
当然,这周还有一些其他零碎的事,比如和清华大学的李亮教授取得联系,希望就智能驾驶做一些事情(是不是很熟悉?大家是不是意识到了什么?);索道的上线实测第一期已经结束,下一步孙浩压力巨大;看了刘梦奇的小论文,再做些修改就可以投稿了;和张文清讨论了大论文方案,希望能尽快见到她的调试结果;受邀和广州二附院讨论了一次帕金森诊断,但他们更倾向于视频方案。
总之,本周做了很多事情,但对团队影响最深远的应该还是和机械学院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