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周周报-张文清

1、上周做的实验验证,发现有一点问题,实验数据一共有55,留一法验证是我只用到45个数据,而且为了保证好的实验数据我用45个数据做训练集其中一个做测试集,数据有一定的重合。实验结果精确度非常高达到百分之百。后来我有我又用46数据做实验,45个训练,1个测试,虽然单个实验结果有所降低,但是仍然是百分之百精度。本周我用全部55个数据做实验54个训练集,1个测试,实验明显下降。不过时间问题目前还没有做完。 2、本周找老师讨论自己前段时间写的论文,很不满意,老师也对我的论文提出了,本周读了不少论文,有了一点思绪,自己写了文章太虚,下周我会继续改写论文争取早日交稿。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70930

提前一天汇报本周情况: 1. 与李和合继续梳理增量式算法流程。本周已经基本无bug出现,李和合开始整理算法流程与证明。论文主体内容基本成型,如果证明过程顺利有望在十月中旬做出骨架。 2. 开始撰写帕金森与概念分析的论文,为明年的基金申报和项目结题做准备。经过一周断断续续,草稿完成2/3,仍需继续努力。 3. 撰写提纲:AT与认知模型(杨爽)、GPS漂移抑制(王佳琦)。 4. 与张文清讨论帕金森采集论文的写作细节。 5. 网站的改进交由张猛负责,由王明贤、刘川负责具体实施。 6. 为刘川安排一项专利,开始过程理解。 7. FPGA:讨论下一步工作安排。 ...
Read More

2017.09.25-王明贤-周报

本周主要学习VHDL语言,针对于工程代码进行解读,了解其内部逻辑,并且对于不清楚的语法应用查阅书籍,提升自己对此语言的进一步了解。 1.尝试写一写简单代码,对于(数据的接收发送)所遇到的问题,通过看书与请教他人把一些问题攻克。 2.对业务口代码进行理解,一些基本逻辑已初步掌握,整体代码还在解读。 3.学习FIFO(寄存器先进先出)的基本结构以及工程代码所用的FIFO类型,有助于自己对代码的理解。学习了ARP、UDP、IP层协议了解其结构。 4.对于测试数据接收发送最大速率这部分代码自己还不太理解其代码,还存在很大问题需要花些时间深度解析与交流。 针对于本周自己感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Read More

第五周周报张文清

1、对帕金森论文进行了整理,但具体内容还得和老师讨论一下。 2、做了一些交叉验证实验,在用留一法交叉验证时,刚开始用了45个数据,训练集45个数据,测试数据是训练集中的一个,第二次用了46个数据,45个做训练集,其余一个做测试数据。但是不论那种情况实验的准确率都是相当的高,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好的结果。 ...
Read More

2017.9.25-刘川周报

本周主要学习fpga。对高速信息处理以及协议转换的程序进行理解,对udp和ip层的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的算法进行了学习,并尝试着编写udp层的程序。但是mac层的程序使用还不是特别清楚,对于mac core的如何进行数据的传输并未从代码层面进行学习,主要是在文档中进行了解。另外还对整体的程序进行了学习,对于协议转换部分的程序,学习了如何进行协议的转换,并试着简化了程序结构上编写了数据帧的拼装。 本周还对有效载荷部分的testbench进行了学习,但是并未清楚如何提高数据传输速率进行测试。 ...
Read More

17.9.25–刘梦奇周报

1.对症状、证素与证名的概念做了大致的了解。 2.看了冯春辉的基于属性拓扑的中医诊断数据因果关系推断方法研究的论文,了解了以中医证素为形式背景的属性拓扑与因果分析,分析了各证素间的因果关系推断,并简单整理了小论文的摘要。 ...
Read More

2017.09.24-张猛周记

本周工作 1.临近毕业,开始准备找工作。本周参加了几场宣讲会,面向意向企业投简历,步入毕业阶段。 2.实验一边进行,一边写论文。 实验进度:基本没太大进展,数据集还是平面滚动白色球,结果是能实现渐变,但无法指定固定两帧生成; 论文进度:写到第四部分,不解:数据集不是公开的Data,而是自己录制的,会不会没有说服力? 反思: 临近毕业的一些事情,使论文耽误了挺长时间,剩下还有好多事情,有些担心论文的进度,需要抓紧时间。 下周计划 1.实验继续进行,继续寻找更加合适的数据集。 2.论文本周结束初稿,有问题及时沟通。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7.9.18-9.24

本周主要科研任务为研究、完善增量式概念生成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思想为人类认知的增量式过程。在当前看来,人脑认识事物为一个震荡收敛过程,当收敛至一个不动点时认为当前对事物认知趋于完善。但随着阅历的增加,原有的概念体系必然将不断修正。原有的知识不断更新,新的领域不断拓展。 从结构上,最为简单的增长莫过于原始概念不做修正。这种情况一般出现于已经认知的概念领域。比如,IPhone 8并没有让我对iphone这个概念发生任何概念,无非是在iphone这个概念的外延中加入了一个iphone8对象而已。 其次,对于原有知识的更新过程一般为伴生的增长过程。该过程主要是对现有概念体系的细化或更新。比如,我原本认为手机的屏幕一般为矩形。但iphone X的发布让我知道原来手机屏幕还可以做出刘海。虽然“手机屏幕”这个概念仍然存在,但其内涵中对于其形状的要求已经发生变化。这就是对概念的更新过程。而“苹果式的全面屏”这样的概念对我原有全面屏概念的细化。 最为复杂的情况,当属新领域的拓展。从结构角度看,新领域意味着新的顶层出现。虽然这个对象可能和现有的知识或多或少建立联系,但其终归是新的知识。比如,我看GAN。GAN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出现的顶层对象,但当我了解其属性后,发现其与深度学习、概念学习思想基本同源。这就意味着在属性拓扑中这三者是包容关系。所以,我学习GAN时,原来对于深度学习、概念学习的知识会被类比过来使用。也就是说,我是将我原来学会的概念复制给了GAN一份,然后再通过GAN约束,看看哪些需要调整,哪些需要更新。这就是这次对新增顶层对象的处理思路。这个思路其实和迁移学习已经有了相似之处,下一步想必可以发展一下。 总之,新的增量式算法基本思想就是这样。但在设计过程中仍走了很多弯路。好在前面有曹海兰为我奠定的基础,这次有李和合不断的指出问题,让我得以逐渐修改并暂时得以无bug设计(这个过程不就是GAN的对抗式生成吗?同时也是概念学习的趋于不动点?)。本周虽然效率不高,总算还有收获,聊以安慰。 本方向下一步计划: 1. 将算法形式化,并进行相应证明,完成论文写作。 2. 连续数据的层次化表示仍要继续考虑。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