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周报20180429

本周似乎过得有些荒废,进展不大,简单记录吧: 1. FPGA调试。经过前方确认,最终的闪烁问题还是来源于phy芯片的配置电阻,目前经过修复已经正常。第一阶段联测也已经告一段落,预计节后会开启第二阶段。 2. 最优概念树论文:写写停停,已经快一个月了。发现自己整块的时间确实太少,看来需要拉人帮忙了。 3. 增量式论文:李和合讨论一次,进步较快。 4. 帕金森论文:距离论文的样子还有距离,还需继续修改。但好消息是文清似乎发现了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待过几天进行确认。 5. 无人驾驶问题:做了两次沟通和方案论证,从高大上开始接地气了,但具体需求有待进一步整理。 总之,本周事情很碎,希望能找到大块时间真正做一点事情。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80422

本周主题词:联测 本周带领刘川、王明贤、刘城、边思雨四人到石家庄参加联测,其间经历与心情如同这几天的天气:由盛夏进入深秋。 走的时候信心满满,因为各种内部测试的报告都说没有问题,一些可能存在的隐患也已经想好了应对策略,对此行的预期是少则三天多则一周。 第一天,发现各种数据无法返回。考虑到是设备不熟悉,心中并没有太着急。安排同学们逐步熟悉设备,排除故障。渐渐的,有了一些眉目,但非常不稳定。晚上加班后,同学们主动要求加班。那一夜,他们坚持到了凌晨三点。无论如何,感谢他们在这一天的付出。 第二天,经过几乎半天的测试后,偶然发现网络测试仪的帧类型参数设置错误。修改,重测,自环开始回数据。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总结一天半以来的工作,无非做了三件:第一,重新生成了bit文件;第二,调整了帧类型的参数;第三,检查了数据线连接。当这三件事做下来之后,一切都恢复到了我们在学校的状态。心情一下子放松下来,第一天肿起的牙龈也瞬间好了。 于是,第二天下午到晚上,我们开始关注对方的进展,生怕由于他们进展的缓慢造成我们无法按时返校。 第二天在欢愉的心情中渡过,睡了我在石家庄期间唯一的一个好觉。 第三天,满怀信心,计划给甲方演示一下,如果无问题则申请大部队撤退,只留下留守人员。于是,早上与甲方进行沟通要求演示,甲方同意。就在我与甲方闲聊(实际上实在拖延)期间,发现王明贤脸色有些不对。经过询问,发现丢包现象。在校时听李老师说过,当phy芯片初始化未完成时会有丢包,属正常现象。于是我让他稍等一下再打数据。等待,重新打数据,丢包依旧。刚刚建立的信心瞬间被泼了一盆冷水。王明贤告诉我当网卡传输指示灯亮时打数据就会丢包,在学校即如此,而且出现时间不定。解决方法是反复插拔网线直至传输指示灯不亮为止。 我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绝不是初始化的问题,这应该是设计过程中发生了错误!就在马上要验收的时刻,发现了一个我们早就发现而我一直被蒙在鼓里的错误! 验收显然是不可能了,只能寄希望于我错了。于是,各种测试,显然无果。 下午,甲方主动找到我要求验收,我只能继续拖延。而所有人,还在继续查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希望只是我们操作的失误。 晚上,参加甲方的欢迎晚宴,有点尴尬。因为我既不能欺骗甲方,又要保护我方成员的信誉。 与此同时,后方也已经开始行动,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能的问题所在。我也在周四返回学校,在与李老师沟通后,我们的共识是:但愿不是硬件系统问题。 …… …… …… 今天已经周日,我由前方转入了后方。前方的情况是集结了最优势的人员测试仍无确切结论,但情况越来越向着硬件设计或加工方向前进了。 技术分析我暂时不想做了,我觉得意义不大。但这次我是有失职的,原因也暂时不便过多阐述。这次经历再次验证:出来混早晚要还。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80414

本周主要精力在于处理论文: 1. 张文清帕金森论文,重新梳理后内容应该差不多了,并于4月9日交由张文清进行整理。 2. 论文构思:最优概念树。该论文已经完成大体框架,无奈后半周事情较多未能有所进展。 3. 审稿一篇。 4. 安排十大算法的讲解,本周三位同学讲的都不错。 5. FPGA安排联试,希望顺利。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80401

本周工作内容如下: 1. 团队复试,经过集体复试(4选2)和单独复试两轮,最终选出4名新成员进入团队。目前看四名成员各有特点,希望能做出新的成绩。 2. 黄永超来访。到实验室给研究生们讲了一讲关于学习和产业环境,我也顺便偷听一番,很受启发。不过每个人都有其片面性,希望同学们还记得小马过河的道理吧。 3. 学校研究生面试。没啥说的,总体感觉出身论并非没有道理,211的毕业生整体思维还是要好一些。这个究竟是学生本人更强,还是所在环境的影响呢?希望我能给我的学生更好的思维环境吧。 4. 论文修改。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的论文修改中。 总体看,本周完成内容较少,还需继续努力。 ...
Read More

张涛月报3.28

开学一个月,事情比较零碎,流水账一下,大体按照时间顺序记录: 1. 写基金申请。虽然去年布置的几个重量级论文没能完成对今年的申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我仍然决定试一试。申请的内容仍然是基于概念学习的帕金森问题,整理过程中思路愈发清晰,对自己是一个提高。后期刘梦奇与蒋培培帮助下发现了很多表达错误,文字水平较去年提高。至于结果如何,听天由命吧。 2. 学习。 1)将《深度学习》一书中的数学基础和人工智能基础完整读了一遍,很多以前不理解的内容终于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内容终于见到了。总体来说感觉很舒服、很踏实。 2)向杨爽学习时间序列预测,包括hurst指数等等,受益匪浅。 3)尝试Python编程,无奈成块时间太少,还不系统。整体看python不难,估计再给我3个小时应该能用了。 3. 论文修改。目前中医的英文论文已经修改完成,送再审了。张猛的中文论文正在第二轮修改中,预计本周送出。帕金森的中文论文昨天也收到了修改通知,本周要完成修改。 4.合作。 1)与北京航天总医院高玉杰主任开展初步合作,该工作主要由王明贤负责对接。医学+机械+人工智能,这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吗?具体内容看看他怎么说吧。 2)与机械学院合作申报了项目,内容涉及到时间序列预测,具体工作交给了刘川负责。具体内容看看他怎么说吧。 5. FPGA项目:由刘川和王明贤主导进行了反向的抛弃机制验证,证明抛弃机制部分无问题。 6. 本网站的备案,得到了白冬辉的大力支持。 7. 团队复试。今年收到了大约15个左右的申请,经过几轮淘汰,团队面试为4人。本周进行了面试。内容交给下个周报来写。 8. 帮张猛和杨爽看了看大论文。 9. 小论文修改:李和合增量式,张文清英文、中文 10.各种审稿。 11.琢磨了一套图像语义分析框架,分别交给同学们去探索了。看看结果吧。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80203

本周工作: 1. 申请书写作。根据去年的评审意见,本周主要写实验方案与可行性分析,还未写完。 2. 审稿:PR,计算机科学各一篇 3. 访问清华大学智能装备制造研究院,对方主要领域在电力、公安、教育。技术与我们的基础类似,约定年后再聊。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80129

本周两件事: 1. 重新梳理基金申请书的研究基础部分,将近十年来关于帕金森的研究做了一次系统性介绍,表明我们一直在从事该领域研究。虽然此次申请仍没有有力的论文支撑,希望能通过资历来说服评委吧。不过在写的过程中,也发现的确进展太慢,2018年目标就是要协调一致,所有与主要目标不一致的任务必须设定完成期限。另外,就是要调整思路,以论文作为主要产出。回顾属性拓扑的专著,内容不少,但真正支撑性的论文太少。不能为了简单而写中文论文,要强迫自己提高。 2. 王振裕老先生走了,参加了追悼会。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80121

放假第一周,终于有时间到医院检查,被医生要求三周之内不许走路。好吧,那我就休息一下,顺便做了以下事情: 1. 阅读:这周读的论文量自己还算满意,虽然大多数是从科普角度去读的。在读到马尔科夫链的时候,其中提到节点对历史状态的表示,让我想到两个东西:一是RNN,应该可以和马尔科夫链做一次结合;二是属性拓扑,在属性拓扑的概念树过程中,树上的每一个节点都表示其历史状态,而不是其自身。借着这个想法,设计了一个规则生成算法。 在设计过程中,颇有感受。如果在一个月以前,我设计的时候一定还是用集合的语言来描述。而这次,我不自觉地用上了贝叶斯公式,这样的描述会更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同时,在描述完传统的二值背景后,我将其扩展到了连续值空间。虽然扩展之后的算法仅仅借鉴了属性拓扑思想,但毕竟迈出了一步。 论文提纲已经写好,算法大体做了描述。至于谁来写,还没想好。 2. 实验:该部分内容主要由蒋培培完成。做了风格迁移的实验,效果比我想象的要好一些。 3. 论文:1)与李和合碰了一次论文写法 2)针对中医论文的被毙郁闷了一下,但考虑到没有提出本质性的问题,打算再投一下。 4. 审稿:为《计算机科学》和《PR》审了两篇稿,我要恢复对这个领域的敏感度了。 5. 基金写作:开始进入基金写作模式,本周主要在分析去年的评审意见,思考如何扬长避短(虽然没论文这个事实没办法避免)。 6. FPGA:这周终于把它放到了最后。原因在于不打算在上面耗费精力了。本周做了两件事:1)与54所沟通测试方案,终于成功推掉了一次需求修改;2)与李林老师简单碰了一下上次联测时的问题。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