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周报2010528

昨天一天疲于沟通项目进展与审阅硕士论文,忘记了写周报,今天赶快补上。 1. FPGA项目:前方一直说我们的通道出了问题,要求派人。再反复沟通无解的情况下只能派人去看。目前前方的反馈是:好用了!WTF!一周的时间就这么没了?下次这种项目说什么也不玩了,玩不起! 2. 索道:索道项目大约会在下月重启,已经安排王佳琦去关注。 3. 李和合的英文论文给我了,还没时间看。 4. 蒋培培的论文大概看了一下,还没时间说。 5. 为PR审稿一篇,直接毙掉。因为整个论文只有半页是自己的内容,其他的都再进行科普。希望同学们引以为鉴。 6.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发来四个硕士论文待审,看了两个半了,感觉的确有点水。但我们的论文别人会怎么看呢? 7. 参加了张猛和杨爽的毕业聚餐,突然有种嫁闺女的感觉。看来我是真的老了。 8. 研究生的电子设计大赛交给张文清与王佳琦去组织了,目前看队伍应该不成问题。黄总那边要不要贡献一个题目暂时没有定论。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80521

本周周到迟到一天,自我警告一次! 本周(上周)工作内容如下: 1. 与清华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开展一次非正式沟通,双方觉得还可以,正在进行下一步的协商。从目前来看,我方对对方的顾虑主要是其财务是否能够支撑研究院运作以及其合作的真实意图。在没有摸清这些底细之前,估计不会有实质性进展。 2. FPGA:将刘川与王明贤撤回秦皇岛,至于什么时候再派人可能要看我们的安排了。 3. 研究生答辩: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并没有崎岖。祝张猛和杨爽前程似锦。 4. 审稿:审稿两篇,没什么新意。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80512

汶川地震十周年,祭奠! 本周工作: 1. FPGA联测:周一对方提出联测,但我方无法派出人员。双方沟通。周二小有进展,决定周四派人。周四刘川王明贤出发,周五夹缝中汇报与思考,周六继续。应该快见到曙光了。 2. 自动跟随:根据五一期间的电话沟通,写了第一版技术方案,还不清楚对方的反馈。 3. 帕金森:针对文清发现的方法做了两次探讨,觉得方案可行。但现在需要排除年龄因素的影响(病人年龄偏大,健康人年龄偏小)。不过写论文报告阶段性进展是够了。 4. 增量式论文:和李和合简单沟通一次。 5. 其他论文:生物医学论文二修由蒋培培负责,张猛论文再投由蒋培培负责。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80506

本周工作如下: 1. FPGA自测。周二组织人员,周三安排准备,周四出发,周五测试(并不顺利),周六返回。本周的大部分时间又耗在了这个项目上。总的来说,测试并不顺利,目前来看原因有三: 第一,测试方法导致的前期失误。由于对网络测试仪参数解读有误解,导致被甲方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我们理解的丢包并不是甲方说的丢包(好吧,我承认我们的理解也是甲方的一员告诉我们的,但不是验收人员),再加上上次也是由于网络测试仪使用不当耽误了一天时间,看来我们还是需要更多的历练。 第二,网络测试仪还不熟练。嗯,上次由于新的测试仪不熟练耽误了时间,这次新人对测试仪不熟同样耽误了时间。由于mac地址配置问题大约耽误了一天。 第三,网络测试仪有错误?前方说由于网络测试仪有问题导致了丢包,在这条上我加了个问号。因为我不太确认这个是不是真的。 以上原因在目前条件下都属于不可控因素,所以暂且认为我们并无过错吧。至于发现初始化时间不够,也认为是前期无法测试导致吧。关于这次发现的愈发严重的遮羞问题,我只想对我的团队再次强调:出来混,早晚要还。 在此引用墨菲定律,以自省: --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 主要内容: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 PS:此次终于见到了师浩斌,瘦了,也成熟了,值得高兴。这也是这次测试之行最让我高兴的事。没有能参加周六的团队爬山,有点遗憾。 硕士论文审阅。本周审阅了3篇硕士论文,一篇写的相当不错,从架构到细节都很规矩,能看出用心了,值得称赞。另一篇乍一看写的也不错,但细节禁不起推敲,实验更是漏洞百出,实验数据有经过筛选的嫌疑。最后一个选题新颖,虽然理论被我发现了严重漏洞,但该漏洞并非硕士生所能解决。总的来说,三篇论文反映了三种状态:兢兢业业、急于求成、开拓创新。我的态度是:兢兢业业者值得肯定,开拓创新者需要有包容的赞扬,急于求成者……,好吧,和谐社会。 3.刘梦奇的论文应该基本能录用了,蒋培培的论文开始了第二轮的修改,张猛的英文论文虽然被毙但评审意见并不坏,可以考虑向第一档的刊物再次投稿。嗯,本周三个论文回来了消息,是好事。但下一个论文在哪里?李和合与张文清谁能先写完呢?我自己写的论文什么时候能有时间继续写下去呢?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80429

本周似乎过得有些荒废,进展不大,简单记录吧: 1. FPGA调试。经过前方确认,最终的闪烁问题还是来源于phy芯片的配置电阻,目前经过修复已经正常。第一阶段联测也已经告一段落,预计节后会开启第二阶段。 2. 最优概念树论文:写写停停,已经快一个月了。发现自己整块的时间确实太少,看来需要拉人帮忙了。 3. 增量式论文:李和合讨论一次,进步较快。 4. 帕金森论文:距离论文的样子还有距离,还需继续修改。但好消息是文清似乎发现了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待过几天进行确认。 5. 无人驾驶问题:做了两次沟通和方案论证,从高大上开始接地气了,但具体需求有待进一步整理。 总之,本周事情很碎,希望能找到大块时间真正做一点事情。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80422

本周主题词:联测 本周带领刘川、王明贤、刘城、边思雨四人到石家庄参加联测,其间经历与心情如同这几天的天气:由盛夏进入深秋。 走的时候信心满满,因为各种内部测试的报告都说没有问题,一些可能存在的隐患也已经想好了应对策略,对此行的预期是少则三天多则一周。 第一天,发现各种数据无法返回。考虑到是设备不熟悉,心中并没有太着急。安排同学们逐步熟悉设备,排除故障。渐渐的,有了一些眉目,但非常不稳定。晚上加班后,同学们主动要求加班。那一夜,他们坚持到了凌晨三点。无论如何,感谢他们在这一天的付出。 第二天,经过几乎半天的测试后,偶然发现网络测试仪的帧类型参数设置错误。修改,重测,自环开始回数据。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总结一天半以来的工作,无非做了三件:第一,重新生成了bit文件;第二,调整了帧类型的参数;第三,检查了数据线连接。当这三件事做下来之后,一切都恢复到了我们在学校的状态。心情一下子放松下来,第一天肿起的牙龈也瞬间好了。 于是,第二天下午到晚上,我们开始关注对方的进展,生怕由于他们进展的缓慢造成我们无法按时返校。 第二天在欢愉的心情中渡过,睡了我在石家庄期间唯一的一个好觉。 第三天,满怀信心,计划给甲方演示一下,如果无问题则申请大部队撤退,只留下留守人员。于是,早上与甲方进行沟通要求演示,甲方同意。就在我与甲方闲聊(实际上实在拖延)期间,发现王明贤脸色有些不对。经过询问,发现丢包现象。在校时听李老师说过,当phy芯片初始化未完成时会有丢包,属正常现象。于是我让他稍等一下再打数据。等待,重新打数据,丢包依旧。刚刚建立的信心瞬间被泼了一盆冷水。王明贤告诉我当网卡传输指示灯亮时打数据就会丢包,在学校即如此,而且出现时间不定。解决方法是反复插拔网线直至传输指示灯不亮为止。 我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绝不是初始化的问题,这应该是设计过程中发生了错误!就在马上要验收的时刻,发现了一个我们早就发现而我一直被蒙在鼓里的错误! 验收显然是不可能了,只能寄希望于我错了。于是,各种测试,显然无果。 下午,甲方主动找到我要求验收,我只能继续拖延。而所有人,还在继续查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希望只是我们操作的失误。 晚上,参加甲方的欢迎晚宴,有点尴尬。因为我既不能欺骗甲方,又要保护我方成员的信誉。 与此同时,后方也已经开始行动,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能的问题所在。我也在周四返回学校,在与李老师沟通后,我们的共识是:但愿不是硬件系统问题。 …… …… …… 今天已经周日,我由前方转入了后方。前方的情况是集结了最优势的人员测试仍无确切结论,但情况越来越向着硬件设计或加工方向前进了。 技术分析我暂时不想做了,我觉得意义不大。但这次我是有失职的,原因也暂时不便过多阐述。这次经历再次验证:出来混早晚要还。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80414

本周主要精力在于处理论文: 1. 张文清帕金森论文,重新梳理后内容应该差不多了,并于4月9日交由张文清进行整理。 2. 论文构思:最优概念树。该论文已经完成大体框架,无奈后半周事情较多未能有所进展。 3. 审稿一篇。 4. 安排十大算法的讲解,本周三位同学讲的都不错。 5. FPGA安排联试,希望顺利。 ...
Read More

张涛周报20180401

本周工作内容如下: 1. 团队复试,经过集体复试(4选2)和单独复试两轮,最终选出4名新成员进入团队。目前看四名成员各有特点,希望能做出新的成绩。 2. 黄永超来访。到实验室给研究生们讲了一讲关于学习和产业环境,我也顺便偷听一番,很受启发。不过每个人都有其片面性,希望同学们还记得小马过河的道理吧。 3. 学校研究生面试。没啥说的,总体感觉出身论并非没有道理,211的毕业生整体思维还是要好一些。这个究竟是学生本人更强,还是所在环境的影响呢?希望我能给我的学生更好的思维环境吧。 4. 论文修改。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的论文修改中。 总体看,本周完成内容较少,还需继续努力。 ...
Read More

张涛月报3.28

开学一个月,事情比较零碎,流水账一下,大体按照时间顺序记录: 1. 写基金申请。虽然去年布置的几个重量级论文没能完成对今年的申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我仍然决定试一试。申请的内容仍然是基于概念学习的帕金森问题,整理过程中思路愈发清晰,对自己是一个提高。后期刘梦奇与蒋培培帮助下发现了很多表达错误,文字水平较去年提高。至于结果如何,听天由命吧。 2. 学习。 1)将《深度学习》一书中的数学基础和人工智能基础完整读了一遍,很多以前不理解的内容终于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内容终于见到了。总体来说感觉很舒服、很踏实。 2)向杨爽学习时间序列预测,包括hurst指数等等,受益匪浅。 3)尝试Python编程,无奈成块时间太少,还不系统。整体看python不难,估计再给我3个小时应该能用了。 3. 论文修改。目前中医的英文论文已经修改完成,送再审了。张猛的中文论文正在第二轮修改中,预计本周送出。帕金森的中文论文昨天也收到了修改通知,本周要完成修改。 4.合作。 1)与北京航天总医院高玉杰主任开展初步合作,该工作主要由王明贤负责对接。医学+机械+人工智能,这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吗?具体内容看看他怎么说吧。 2)与机械学院合作申报了项目,内容涉及到时间序列预测,具体工作交给了刘川负责。具体内容看看他怎么说吧。 5. FPGA项目:由刘川和王明贤主导进行了反向的抛弃机制验证,证明抛弃机制部分无问题。 6. 本网站的备案,得到了白冬辉的大力支持。 7. 团队复试。今年收到了大约15个左右的申请,经过几轮淘汰,团队面试为4人。本周进行了面试。内容交给下个周报来写。 8. 帮张猛和杨爽看了看大论文。 9. 小论文修改:李和合增量式,张文清英文、中文 10.各种审稿。 11.琢磨了一套图像语义分析框架,分别交给同学们去探索了。看看结果吧。 ...
Read More